10月9日下午,重慶大學經濟學院劉渝琳教授應邀莅臨我院,為我院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《探讨社科的“奧秘“》的專題講座。本次講座由我院王朝晖院長主持,吸引了學院衆多科研骨幹教師的積極參與。

劉教授首先就2024年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申請的重大變化進行解讀,涉及選題、項目類别、申報門檻及申報内容填寫等多個關鍵環節。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,指導教師們如何在課題申報過程中妥善處理叙述與現實、小題與大題、專業與學科、語言與态度、實力與機會以及活頁與申請書等重要内容。

講座的主要内容分為以下幾個方面:一是學科選擇與項目立項策略。劉教授強調學科選擇對項目立項的重要性,提出需精準匹配學科方向,合理把握小題大做的原則,同時考慮項目的實際情況以靈活應對不同學科要求。二是科研選題策略與亮點打造。劉教授提倡科研選題應聚焦問題本身,關注實際問題,避免盲目追蹤熱點。她以近些年國社科部分優秀的選題為例,強調亮點大于熱點的重要性。三是論文題目的寫作指導。劉教授認為,論文寫作需明确題目,精煉語言,提煉全文的核心觀點在題目中予以呈現。四是科研創新與方法應用。劉教授強調科研創新需明确有限目标,注重針對性,并建議方法選擇應适用于具體研究。五是基金申報書的撰寫要點。申請書撰寫需精心設計,科學論證,規範表達。活頁部分尤為關鍵,需充分展示研究實力。在撰寫申報書時,劉教授建議要重視文獻綜述的邏輯性,聚焦代表作核心觀點,論證需确保解決關鍵問題且預期成果具體可行,并注重細節及反複修改打磨到最好。六是申報書創作與論證策略。劉教授鼓勵申請人堅持自我判斷,同時也要全面聽取不同聲音,廣泛吸收專家們的優秀意見。
本次講座内容詳實、針對性強、幹貨滿滿,為我院教師提供了寶貴的學術指導,赢得了在場師生的熱烈反響。講座結束後,劉教授還熱心為我院幾位申請人審閱社科申請書,助力年輕教師提升科研申報能力,展現了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提攜後進的崇高風範。
一審:餘歡歡 二審:王丹 三審:湯禮莎